立护丧

所谓护丧,即总领丧事活动的主持人,一般兼有司礼司仪职能,是丧事运作的领导人和指挥中心。实际生活中,“护丧”在民间各地叫法不同,如“大支”“大了”“主持”“主事”“客司”等等,但意思都是一样的。

关于护丧的称谓,礼仪经典文本,司马光的《书仪》中叫“护丧”,朱熹的《家礼—丧礼篇》中也叫“护丧”。礼仪制度文本,《大明会典–丧仪篇》中也叫“护丧”,但《钦定大清通礼》中叫“防丧”。我们倾向于使用“护丧”的称谓。

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“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”。王熙凤干的那个事,就是“护丧”干的事。“立护丧”古法丧礼的规定动作,也是必要程序。我们对照礼仪典籍文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,供大家参酌与评述。

1、“护丧”选择确定

“护丧”应当具备两方面特殊才能:一是通晓各种礼仪习俗,二是行事能力强。是大家公认的特定人物。

《司马氏书仪》说:“护丧,以家长或子孙能干事知礼者一人为之”,《朱子家礼》说:“护丧。以子弟知礼能干者为之。凡丧事皆禀之。”都强调两点:一是知礼;二是能干。

家庭家族中,村落村组中,单位系统中,特定生活人群中,都有“护丧”这样的特定人物。这些人知礼懂礼,办事能力强,口才好,善于交际沟通,大家都觉得这家伙行。家有丧事,想请他们办事他们又乐意帮忙办事的,就请为“护丧”,主持丧事活动。

“护丧”可以请外人,即可以延请或花钱雇请生活圈子之外的其他人。

2、“护丧”与主家的职责和权利关系

打个比方,护丧与丧主的关系就是总经理与董事长的关系。丧事是主家的事,护丧是主家请来干事的。护丧的责任是把事情做好,主家的责任是为护丧做事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。护丧支人管事,但不经手财物,这是基本点也是根本点。主家应当放手让护丧做事,护丧应当在主家的授权范围内做事。

看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,就有贾珍授权王熙凤操办丧事的情节,“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,命宝玉送与凤姐,又说:‘妹妹爱怎样就怎样,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,也不必问我。’”王熙凤大权在手,宁国府又有的是钱,把事情办得风风光光,那是自然的事情。所以,协理宁国府是王熙凤一生中的高光时刻。

3、“护丧”管控丧事的有效手段—–责任制

丧事的基本程序、基本礼仪、基本事项并不复杂,主家事先应当有所规划,有所安排。丧事活动一定要按照既定的或设定的程序步骤进行,发现问题情况,及时协调处理。护丧管事应当在主家事先规划的大框架下实施。

管理的基本手段就是分工责任制。从主家的角度来说,丧事工作由以下几个大项目组成:一是外场吊丧接待;二是内场治丧安排;三是丧事仪式的应对;四是财物、工具、设备设施的供应和准备;五是食宿招待等。各个项目可以划分责任组,确定专人负责。如外场吊丧接待可分为:迎引组、账房组、联写组、接待组、吹打组等;内场治丧可分为:哭丧组、跪棚组、丧服组、守灵组等;其他可分为:联络组、交通组、供应组、看管组、饭食组、端捧组、举重组等,还可以设置医护组、安全组、应急组等。各司其职,各负其责,分工协作,共同完成。丧主和其他孝子等可以分项目负责,也可以安排有关人员负责,具体根据实际情况操作。

《红楼梦》中,王熙凤操办秦可卿丧事用的就是责任制,由于篇幅较大,不做举例。我们欣赏一下《金瓶梅》中李瓶儿丧事的责任分工:“先兑五百两银子、一百吊钱来,委付与韩伙计管账;贲四与来兴儿管买办,兼管外厨房;应伯爵、谢希大、温秀才、甘伙计轮番陪待吊客;崔本专管付孝账;来保管外库房;王经管酒房;春鸿与画童专管灵前伺候;平安与四名排军,单管人来打云板、捧香纸;又叫一个写字带四名排军,在大门首记门薄,值念经日期,打伞挑幡幢。都委派已定,写了告示,贴在影壁上,各遵守去讫。”

各司其职,各负其责,总体规划,统一把控,是做事的一般原则。所以,一定要注意,家有丧事,不管规模大小,分工负责都是必要的。丧事工作繁杂、琐碎、集中,且工作环境吵杂、哄乱,一两个人是忙不过来的。将工作分层分项分解实施是较为有效的办法,还可以缓冲和缓解主家与吊丧人员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。

4、“立护丧”的同时还要“立司书、司货”

所谓“司书”,即笔墨人员,也就是记账和撰写挽联的人员。所谓“司货”,即采买运输存储保管丧事物品用品的人员。

司马光《书仪—丧仪篇》有:“立喪主、主婦、護喪、司書、司貨。”《朱子家礼》有:“立丧主、主妇、护丧、司书司货。”

《大明会典》有:“乃立丧主、主妇、护丧、司书、司货。”《钦定大清通礼》有;“立丧主、主妇、防丧、司賔、司书、赞祝诸执事人。”

就是说,在丧事发起阶段,立丧主、主妇,立护丧,立司书司货等,是同一范畴的丧事事项。